发布日期:2025-05-19 15:38 点击次数:195
2025年4月19日18时至4月21日0时,是俄罗斯宣布的临时停火30小时,这本是双方实现停火的一次有益尝试,却迎来了一个带感的结局:俄乌双方互指违约,并将违约次数一五一十地公布了出来。
4月21日凌晨,泽连斯基表示,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在当天0时的报告中指出,俄军在20日违反其单方面宣布的停火承诺总次数高达2935次。其中包括发动96次突击行动,对乌军阵地进行1882次炮击,其中812次使用重型武器,俄军FPV无人机攻击超过950次。而4月20日,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,停火宣布后,乌军对俄军阵地发起444次攻击,并对俄罗斯边境地区发动约900次无人机袭击。
不得不说,俄乌双方在数据统计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,不但数字有零有整,关键是分门别类,特别是乌方的数据统计,列出了突击行动、炮击、重型武器炮击、无人机攻击等细项,令人一目了然。可以想象一下,本来双方军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战斗对抗当中,突然上级下达命令,接下来的30个小时可以先缓口气,然后好好统计一下敌军的攻击次数并随时上报!士兵们怎么想?怎么的,这仗打成了数字游戏了?是谁违约次数多,谁就失去话语权?还是谁的数据多,谁的军队就失败了?
不过,与俄乌双方互相打“嘴炮”相比,美国则明显“乐观”的多。当地时间4月20日,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,称注意到俄方停火提议,并“欢迎将停火延长至复活节(4月20日)”。美方还强调,他们仍致力于推动全面停火,尽管3天之前,鲁比奥与特朗普都表示过有停止斡旋的打算。而特朗普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,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本周能达成协议,届时,两国都能开始与美国“做大生意”。
显然,在这场30小时的临时停火中,俄方的单方宣布临时停火30天,至少达到了三个目的,一方面是安抚了备感沮丧的美国,让他们在从繁杂的调解工作中终于看到了“曙光”,美国国务院与特朗普的回应,彰显了他们的积极态度;另一方面则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乌方对停火的真正态度,哪怕泽连斯基曾表示30个小时不够,应该至少30天;第三个目的则是充分表明,俄乌冲突的停止与否,决定权与主动权,也就是停战密钥,似乎只掌握在克里姆林宫手中。
不过,不管这次临时停火是不是尽显戏剧性,但这表明俄乌冲突或已真正到达了临界点,哪怕在当地时间21日0时正式到来之际,俄罗斯方面表示总统没有下达关于延长停火的命令,但俄乌冲突,随时有可能在外界的推动下,真正停火止战!